阳明、厥阴相薄,则肝邪侮胃,故阳明主病,不胜一阴。 作,言病见于外,不期而发也。
但按腹不坚而肠中濯濯有声者,即是其候。若其相应,则发于上而应于下,发于左而应于右,其害尤甚,为不可治。
另有癃闭一症,与热结膀胱不同。故善补阳者,必于阴中求阳,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;善补阴者,必于阳中求阴,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。
欲如运枢,起居如惊,神气乃浮。若上脱之机关已露,其脉浮空,气喘促,尚未见面赤、身热、汗出者,此阴气上腾,而真火尚未与之俱腾也。
善呻数欠,胃之郁也。寒束于外,则阳气无所疏泄,故郁而为热。
大晨,辰刻也,为水之库,晏晡,戌时也,土能伐水,故病发于肾者,不能出乎此也。其在内则腹中热而烦心,在外则肌体出黄。